乐可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乐可读书 > 不知名 > 第13章 学委杨雯

第13章 学委杨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呦,是若晗来了吗?”班长雷安怡抬头看向门口。

“是我,”袁若晗笑道,“这还差多少人呐?”

她看到高中关系蛮好的学委杨雯,两人对视一眼,她坐到杨雯身边。

“还小一半吧,”一个男同学看着班级群里的消息,“估摸还差十几个。”

袁若晗对这个男同学有印象,但不多,一时还叫不上名字,只点了点头:“好。”

“素之说是堵路上了,估摸还得半个小时才到,菜式就我们几个先到的点了,结束后我们群里再A,没问题吧?”雷安怡看着手机没再抬头地问。

“挺好的。”袁若晗回道。

“我以为前两天你会联系我,咱们一趟来的。”杨雯小声地对袁若晗说。

杨雯在潮浙医科大学读研,专业是中药学,两人的学校离得是朋友中较近的,也时而相约出去逛街。但不知怎得,这两个月袁若晗都没怎么找她聊,回应时也是忙忙碌碌的。

“前两天事儿多,我给忙忘了。”袁若晗也小声回复。

杨雯有些犹疑:“……是那个乌/头/碱投毒案吗?”

袁若晗略带无奈又安抚性得笑了笑:“安心啦,没事的。”

她走到位置上时就脱了保暖用的大衣,里面是草绿色的羊绒V领毛衣搭一件白色羊绒蕾丝内衬,下身穿着简洁的白色长裙,整个人都显得很温柔。

杨雯略带踟蹰的闭了嘴,心道我这怎么安心,咱大半年前聊小说的时候关于乌/头/碱的聊天记录还放在那呢,现在偏偏又有乌/头/碱投毒的事儿缠上你。

她们经常会讨论相同的兴趣爱好的内容,一般是小说广播剧之类的。约莫是十个月前寒假期间,她们聊起小说情节中的乌/头/碱投毒案 。

袁若晗当时好奇的问她,像书中反派这样不知道是直接用渠道购买还是自制的乌/头/碱作者没明写出来,如果离开了专业的实验制作设备,有没有什么土法能简易制作。

像这种土法制毒之类的一般网上是直接搜不到的,网络系统对此有相应的把控(虽然用点技巧搜还是能搜到),偏巧这问题又撞到杨雯的专业点上,她就颇有兴致对袁若晗进行“专业技能”的科普。

其实就是土法制碱最基础的那几个流程,粗提取的浸泡和熬煮,过滤提纯和结晶成型:

首先得有最基本的原材料,采得乌/头,附/子等植物的块根,这些植物在野外相对常见,采集过程不易引起他人怀疑。今年暑假她带袁若晗去她老家黥嵩省玩的时候,在她家的山头还给袁若晗介绍过这些。

接着是浸泡,将采集来的块根洗净,切成小块,放入大缸中,加入大量清水,浸泡数天。在浸泡过程中,乌/头/碱等生物碱会慢慢溶解到水中。

等到浸泡结束后,再将缸中的液体倒入大锅中,用小火慢慢熬煮,让水分逐渐蒸发,溶液浓度增加。这个过程耗时较长,需要时刻留意火候,防止液体烧焦。

熬煮后的浓稠液体中含有杂质,需要用多层纱布进行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相对澄清的乌/头/碱溶液。

最后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浅盘中,放置在通风、阴凉的地方,让水分自然蒸发。随着水分的减少,乌/头/碱逐渐结晶析出。再用利用简陋工具将结晶收集起来,就能制成投毒用的固态乌/头/碱。

杨雯记得她打下这些步骤的字的时候还特意在最后玩笑般得加了一句:注意!以上危(违)险(法)动作,请勿模仿!

希望这些聊天记录不会给若晗带来麻烦,杨雯发着呆想到。

“你家里现在怎么样?还催你找对象吗?”袁若晗轻声拉回杨雯飘忽的思绪。

杨雯摇摇头:“说了我也不听,反正我和他们也不熟。”

旁人只听一句话就能知道杨雯从小的生活环境和父母态度:她有一个大她一岁的姐姐,一个小她一岁的妹妹,和一个小她三岁不到的弟弟。

她父母拼了四胎才拼出个男孩。

杨雯从小就知道一个道理。

“如果我是男孩,我就(不)会xxx。”

这道理她只和袁若晗说过,因为只有袁若晗问了,虽然她问的时候万分不好意思,但是杨雯并不介意。

如果她是男孩,父母就不会指责她如何如何,如果她是男孩,父母就会对她多些关爱,如果她是男孩,父母就会带着她长大……姐弟四个人中,只有弟弟是从小跟在父母身边外出务工,姐妹三个小时候都是在老家跟跟着奶奶的。

运气更差的是,姐姐是长女,有过最开始一丝关爱,后面连续两年凑了她和妹妹,但妹妹不同于姐弟仨相貌平平,长得尤为可爱冰雪。年幼时妹妹生病打针,知道他们家情况的医生还提出想收养妹妹,但父母心动半宿还是觉得可爱不舍而拒绝了。杨雯卡在中间,总是不免会不上不下徒增尴尬。

但好在不同于父母爱得参差,姐弟四人的关系很好,杨雯和姐姐关系最好,也同样疼爱妹妹,弟弟也亲近姐姐们,并没有被养得跋扈。

但这就足够了,杨雯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人生规划,也会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不因他人而动摇。

虽然这些想法在长辈们的眼里既不可理喻又离经叛道。

两人言语间,又有几个高中同学推门而入。

杨雯扫了一眼桌上的人,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继续小声问:“那个……董灵敏,有人知道吗?”

袁若晗正在用开水烫桌面上的碗筷,然后把水壶递给杨雯示意她同上:“没,我高中同学其实联系得不多。再说,我谈恋爱也不是那种大肆宣扬的嘛。”

杨雯松了口气:“那就好。”

这套连环案的热度大到使用电子产品的人中只有十一一二不晓得,而案情通报将那些人犯罪的事实揭露,犯罪者成了新一轮的受害者,原先最无辜的受害人却成了各种不堪揣测的新目标。

要是大家知道袁若晗和董灵敏先前有什么关系,这饭也吃不了了。

“哎!说起这个!”那头不知道雷安怡听周围人说了什么,连声附和,“前两天我爸和他朋友在家里吃饭也聊起这个。”

“这几例都是霞山区主管,闹大了之后市局才介入,不过是协助,主理权还是在分局那。”雷安怡说着说着声音渐小,但不妨碍别人更集中注意去听。

“我叔在也是在舟杭那边的分局,但是不在霞山,是隔壁渝汾分局,两个挨着。霞山前不久新上任的主管刑侦方面的队长姓李,是个空降的关系户,就是为了渡资历上的。”

“舟杭系统内的基本都知道,但谁让他后面有人呢,这些都是基本操作了。但他运气太差,在职期间出了现今这起大案子,不处理好后面仕途就难讲咯。”

“就这事还让他派系的敌对方抓住一顿攻讦,估摸着还在掐架呢。”

雷安怡滔滔不绝地讲着,不知道谁插了句:“可以啊,这么辛密的事你都知道。”

“哎,这算什么秘密呀,”雷安怡故作谦逊地摆摆手,“都是基操,基操。”

上高中的时候同学们就知道班长家里有人(她亲爹)当警察,她本人也非常向往这个职业,大家也觉得她能走向这个职业:高中三年每年运动会她都能拿三个金牌——因为每个运动员最多报两个单人项目和一个团体项目。

雷安怡年年4×100都能拿金牌,高三那回还破了校记录。其余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轮着选,轮着拿金牌。

(备注1:当年他们高中建校八十多年了,运动会开启六十多年了)

(备注2:高三女子接力赛破纪录得益于他们班派出的选手是100米和400米金牌选手一位,800米银牌和实心球金牌选手一位,200米金牌和400米银牌选手一位,1500米银牌选手一位组成的牌牌队伍。)

所有人都觉得雷安怡会踏上她爹的老路,但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她的文化课分数够不上。

潮浙省的警院对女生的分数要求很高,平均要650分以上,比男生的分数线要求基本高上四五十分。雷安怡的天赋被点亮在体育和绘画艺术上,学业这块实在是力有不逮。

高中毕业后袁若晗除了通讯圈点赞外,从没私信和雷安怡聊过什么,只是从通讯圈定位大致知道她在什么大学,至于专业和就业什么的,不知道,不熟。

“说起霞山区,我想起个事儿。”刚刚才过来坐在杨雯另一边的徐娅开口对她俩说。

徐娅才是杨雯高中关系最好的,同时也是袁若晗高中室友,两人大学还常联系,直到大学毕业一个忙碌找工作,一个还在做学业,才渐渐少了聊天。

只听徐娅说道:“下午我还在收拾东西呢,突然一个电话打过来,自称是舟杭霞山区分局的警察,给我报了一串电话号码,我也没记住具体的数字,问我这号码是不是我的。我就纳闷了,他们都能查到我电话打过来了,还能问我xxx是不是我号码。”

“我原来想一过来就和你们唠嗑的,结果路上睡一觉差点忘了。”

“你们说这号码是不是和那啥有关系?嘶……那我不会危险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